时间:2022/1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9月1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暨第十七届文华大奖颁奖典礼在雄安新区举行。山东出品的民族歌剧《沂蒙山》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沂蒙山》近名群众演员,70多人的交响乐团均来自创作排演单位山东歌舞剧院,彻底实现人才“本土化”。

16日上午,在赶回山东的高速公路上,山东歌舞剧院院长张积强接受新黄河采访,分享《沂蒙山》本土化演员转换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年之后到获得文华大奖之前,参与排演的演员每一天都在进行常态化的训练。

张积强(中)与《沂蒙山》主演山东歌舞剧院供图

载誉归来,不辱使命

新黄河记者:接过文华大奖的奖牌时,感觉之前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了吗?

张积强:值了,肯定值。昨天晚上,我接过奖牌,到今天往回赶,一直有个感觉,这两年半一直在登山,登到峰顶,往下走的时候心理压力也有了。最高的荣誉取得了,我们应该瞄准新的目标攀登了。

但是对我们来说,迎接下一步挑战就更加有实力,更加有能力了。我们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在打这种战役的时候,接受新剧创作挑战的时候,我们就不像几年以前,再靠大量的外请人员,这是最大的变化。参加文华奖的评选,有个严格的规定,本团以外的演员都不能请。也就是说不论什么条件,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培养人才成了当务之急,只有人才能把《沂蒙山》这个精品托到最高的领奖台上,最高的艺术殿堂上。靠外来力量来支撑,既不符合文华奖的评奖规则,也不适于艺术院团的长期发展。

《沂蒙山》首演阶段,演员外请。近两三年以来,我们把导演黄定山请来两次,进行封闭化的训练。黄定山的一句话非常有道理,说不是修改,不是复制,而是重新提质。提高质量,不但要我们本土化的演员脱胎换骨,更重要的是《沂蒙山》在演出场场次的时候要有一个新的变化,不断地打磨提高。这一版的《沂蒙山》绝对不是首演版的复制,而是不停地打磨提高、千锤百炼得到的一个结果。

新黄河记者:获奖消息传回后,大家反响如何?

张积强:我们现在全院演职人员都非常振奋,我们得到了这个莫大的荣誉和褒奖,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现在我们家里边的演职人员自发地组织了一个欢迎队伍,等我们载誉归来,是不是有敲锣打鼓不清楚,但是所有的人都在门口等着我们回去。省文旅厅对舞台艺术创作非常重视,创作好的剧目、有影响力的剧目,要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把责任扛起来,把这个大奖给夺回来。我们这次不辱使命,把任务给完成了。

《沂蒙山》演出现场山东歌舞剧院供图

为山东歌剧创作储备优秀人才

新黄河记者:进入年以来,仅仅两年半的时间,《沂蒙山》是如何做到本土化演员转换的?

张积强:《沂蒙山》首演之后,我们继续打磨提升,往更高荣誉、往精品上去打造。在年,正式成立合唱团,用公开招聘的方式,招了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合唱队员,既能合唱,也能表演的一支队伍。我们也充实了交响乐团,补充了交响乐团的短缺问题,能够完成歌剧这种大型剧目的演出。

最重要的是,从年之后,《沂蒙山》本土化演员的转换。一开始都是外请的(演员),主演没有一个咱自己的人才。年之后,文华大奖之前,我们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转换本土演员,培养本土演员。我们每天像学生一样进行常态化的训练,这两年半的时间,《沂蒙山》的主演每天都在训练,每一天,这就是大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通过精品出人才,这是必然规律,我们这两年瞄准了人才的培养,才使我们登上了文华大奖的赛场上,近名演职员,演员和演奏员全部是山东歌舞剧院的本土演员。我们经过两年半的人才培养、人才补充,我们站在全国最高的舞台上,全是山东歌舞剧院的演员,一个都没有外请,包括主演、群演和演奏员。

很多人说,你们有这么多声乐演员吗?为了能够把队伍能更进一步地稳定化,我们把民族乐团的演奏员都训练成了群演上了台,我们又把这么多年脱离业务岗位进了行政岗位的老演员,重新请到舞台上再训练。

新黄河记者:全院演员如此努力,您感到自豪吗?

张积强:那肯定自豪。除了会议之外,我是成天泡在排练场,成天带他们一起训练。这个目标非常明确,我们两年半之前,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获得文华大奖)来的,而这不仅为了《沂蒙山》进一步在全国获得更大影响力,取得更大荣誉,另外一个,我们储备了人才,为下一步山东的歌剧创作储备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再排新剧的话只是剧目不同,人才都有了。不仅是《沂蒙山》,还有更多的歌剧艺术舞台精品,拥有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优秀的人才,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们歌舞剧院通过排艺术精品焕发了活力,舞台精品专业性、艺术性、责任感这一块都带动起来了。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

新黄河记者:江丹

编辑:邢志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28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