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1月25日早上八点,蒙山县蒙山镇甘棠村的村民陆远平准时来蒙山县泽元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智慧蔬菜种植大棚上班,“我的工作主要是查看蔬菜大棚各类设备,同村的其他人有的在大棚负责采收、有的车间负责分类和清洗”。记者注意到,蔬菜大棚内安装了许多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控蔬菜生长状况;在蔬菜加工车间内,农民工人们正在蔬菜数字化生产线上对蔬菜进行分类、清洗、检测、包装……各工序井然有序、分工明确、相互合作,一片繁忙热闹景象。“清洗风干检测后的蔬菜将通过全程冷链物流迅速配送到粤港澳大湾区各大超市,而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和冷库内温度都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实时监测到”,基地负责人邹千铭介绍。

这是蒙山县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

蔬菜产业是蒙山县的优势传统产业,是蒙山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之前苦于交通、销路等问题,产量和农民种植热情并不高。自年蒙山县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以来,该县以试点试验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智慧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循序渐进布局智慧蔬菜产业体系,探索“数字赋能+供销协同+政府扶持+企业运营+农户参与”的现代化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培育“桂蒙山耕”农产品品牌,推动蔬菜产业升级,促民增收。

数菜云销,丰富产业数字经济新业态

蒙山县以技术革新为支撑,启动数字服务引擎,提出构建蔬菜产业“1+N”模式,即打造一个云端网一体化的智慧蔬菜服务平台,涵盖蔬菜农资供应、种植管理、精准销售、质量溯源、专家咨询、普惠金融、信用贷款、保险服务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模块,实现蔬菜全产业链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据化,推动蔬菜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完善以种植数字化、装备设施化、加工标准化为核心的生产体系。目前,智慧蔬菜种植大棚装上了监控摄像头、传感器、小型气象站等设备,可精准采集大棚空气和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数据,结合专家知识,实现种植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车间配套蔬菜采收、清洗、检测、包装等设施,实现装备设施化、加工标准化,每小时可加工蔬菜5吨-8吨,分拣包装区每天发货量可达吨,全年可实现产值约1亿元。

健全以生产组织化、服务平台化、培训系统化为核心的经营体系。针对蒙山县蔬菜种植零散、面积小等特点,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基地+农户”“企业+基地”“企业+农户”等形式组织蔬菜生产;通过智慧蔬菜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透、一网通办;构建新型农民智库,加大农户科技培训力度,全年累计培训2万多人次,大幅提升了蒙山蔬菜种植和经营管理水平。

拓展以产品品牌化、定位高端化、销售云网化为核心的营销体系。注册“桂蒙山耕”农产品品牌,开展产品分级,瞄准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以区域资源为载体,拓宽云网营销渠道,促进蔬菜线上线下销售。依托智慧蔬菜服务平台,年可统一收购和销售优质蔬菜1万吨。

三位一体,构建产业转型发展新格局

以政府政策为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蒙山县人民政府出台了《蒙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通过重点建设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冷链仓储设施,发展蔬菜种植,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推进蔬菜产业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促进蒙山县蔬菜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协同推进机制。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健全蔬菜产品质量管控体系,与农业科研院所等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现代设施装备和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生产经营组织管理效率和效益。

以农户参与为重点,创新农民增收模式。蒙山县充分调动合作社、农户真正参与到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积极培育优秀农民带头人。企业与多户农户签订了种植购销合同,蔬菜产业数字化每年将促进蔬菜种植户增收元。租民地,让民种,企业与农民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优化产业收益分配机制,让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农民富起来、发展起来的有效途径。当前,建成数字化蔬菜大棚亩,标准化露天蔬菜基地3个0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7万亩。

广西蒙山县正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依托实施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探索一条兼具民族区域特色和现代科学技术,且可复制可推广的紧密利益联结共同体之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奉献蒙山案例。

作者:谢宁钟德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5117.html
------分隔线----------------------------